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要闻 > 正文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养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中华十德”专题报告

2022/10/20 12:42:51 编辑: 来源: 浏览:601
分享到:


    10月11日,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工作处处长孙学策、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路彬,应邀参加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行政会聚焦德育专题。孙学策先生做《中国青少年的德育发展方向》专题报告,重点讲述了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的“中华十德”——“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地报告令与会干部颇受触动。


001.jpg

    当天首先举行了捐书仪式。孙学策老师将《德育需知》《实用班主任辞典》等几百种图书、大量笔记以及期刊、光盘、视听机等学习资源捐赠给母校,希望能够为老师们的工作与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惠及学林。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华十德》专项公益基金主要发起人路彬会长向三十五中捐赠了100本由孙学策编著的《中华十德》。


013.jpg

    孙学策先生与三十五中有着深厚的渊源。他1954-1958年就读于三十五中,1958年留校任教,先后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语文教师、政治教师。回忆三十五中21年的求学任教经历,他重点讲述了任教第一年因为有个班级没人管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时校长毫不犹豫的信任,首次教政治课时朱丹校长一个学期听课手把手的指导。“我今天的发展都是在三十五中打下的基础,是三十五中教育的结果。”心怀对母校的感恩,孙老师一直关心支持母校建设发展,多次回校给学生作报告,参加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及时向母校传递全国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003.jpg

    孙学策老师介绍说,“中华十德”来源于中国民族先贤们的智慧,包括孔子提出的做人三德“仁、智、勇”,孟子提出的做人要讲四端“仁、义、礼、智”,管子提出的四维“礼、义、廉、耻”,等等。针对“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十德,孙老师也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给出了释义。


002.jpg

    钟淳书记分享了她阅读《中华十德》一书的感悟。在感动于孙学策先生的德育情怀的同时,她在阅读过程中感觉“中华十德”的内涵与中小学德育纲要的提法吻合,可以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实践相结合。钟书记要求干部们落实“三全育人”,依托“六大实施途径”细化德育工作。05.JPG

当天,校德育骨干,以及三十五中教育集团采育中学的马鹏飞副校长以及优秀班主任代表王莎老师、刘旭东老师,参加了专题学习与研讨。

006.jpg



Copyright © 2025 . 北京前行文化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2022011105号